当我们可以享受人工智能的服务,人类能变懒吗?******
中新网北京12月10日电 “我对人工智能持非常乐观的态度,让人工智能服务好人类,符合我们所有人的共同利益。我们要让其变为现实。”
12月9日,国际人工智能协会前主席约兰达·吉尔在2022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的主题论坛“人工智能引领韧性治理与未来科技”上如是表示。
2022人工智能合作与治理国际论坛由清华大学主办、清华大学人工智能国际治理研究院(I-AIIG)承办,中国新闻网作为战略合作伙伴。
在约兰达·吉尔看来,当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提升人类的科研效率。
“现在的科研实验室,90%的时间都是花在了重复性、枯燥的、繁琐的工作,这样的业务模式并不好。”
她指出,科学的效率不应该这么低。“我们必须相信,如果我们能够把科学家在实验室中的枯燥工作,转化为自动化,人类就能够把更多时间花在有趣的事情上。”
这同时意味着,对人类的要求也提高了。
世界工程组织联合会前主席、中国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战略研究院执行院长龚克就认为,“当我们看到AI发展能够成为未来科学家的时候、能够成为越来越有用工具的时候,人如果要过一个有意义、有价值的一生,其实对我们的科学知识水平、道德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他直言,因为人类要去驾驭一个更有能力、更强大的的工具。“并不是说有了强大的工具,人就可以变得懒惰,人应该变得更聪明。”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政策与方案支助局局长徐浩良指出,“我们在呼吁制定国际标准,确保人工智能具有包容性、问责性和韧性。很多人提到人工智能的伦理标准等等,我们认为包容性在政策讨论及实践中都至关重要,所以社会要能够理解其收益和风险。”
显然,人类在获得人工智能“服务”的同时,如何防范由此带来的“风险”同样应引起关注。
约兰达·吉尔直言,安全系统的建立对于人类和设施的安全非常重要。“如果没有人工操作员的话,它是无法保证安全的。但现在有很多人工智能在安全方面的系统在没有得到足够提前训练的情况下,就被部署出去了,这是非常值得关切的。”
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提出,人类在设计人工智能系统时,要考虑到人工智能系统本身知道自己需要由人类介入,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完)
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举办癸卯兔年春节招待会****** 中新社巴黎1月18日电 (记者 李洋)当地时间1月18日晚,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在巴黎举办2023年癸卯兔年春节招待会。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特别代表、教科文组织非洲优先与对外关系助理总干事马多戈,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杨进,各国常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官员,教科文组织秘书处官员等数百名嘉宾汇聚一堂,欢度中国传统佳节。 此次活动系新冠疫情以来中国首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举办新春招待会。杨进在致辞中首先向各位来宾致以新春问候,表示春节是中国的农历新年,系全世界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和传统,亦为家人及朋友团聚的日子。他介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每个中国新年都由中国十二生肖中的一种动物代表,其中兔位居第四。 杨进表示,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三年之后,在充满希望的兔年钟声即将敲响之际,中国正在全面恢复开放和发展势头,进一步兑现与世界各国人民携手创造人类美好未来的承诺。 杨进指出,教科文组织是一个有着崇高使命和丰富专业经验的国际大家庭,76年来在推动全球教育、科学、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强调,中国高度重视多年来与各国常驻教科文组织代表团和教科文组织秘书处建立的密切合作和友谊关系。中国愿以兔年来临为契机,与各方加强合作,更好地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共同为教科文组织崇高事业和建设人类繁荣世界贡献力量。 马多戈用中文“新年快乐”对中国兔年春节表达祝福。马多戈表示,经双方共同努力,中国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战略合作每年迈上一个新台阶,并契合了瑞兔的蕴意——长寿、和平、繁荣和善意。马多戈特别感谢中国对全球教育变革的支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促进女童和妇女教育特使彭丽媛教授对全球女童和妇女教育事业的承诺,以及中国积极参与教科文组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方面的开创性项目。他强调教科文组织正在与中国一道推动全球教育发展、保护文化遗产和减缓气候变化,期望国际合作与多边主义能够在新一年为世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中国带来更多繁荣和希望。 当晚的招待会现场举行了中国传统文艺表演。法国艺术家雷米·阿隆、马特塞林、娜塔莉·米尔还向中国常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代表团赠送了中国春节油画作品。(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家彩网地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