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提出明年俄罗斯六大任务******
中新社莫斯科12月15日电 (记者 田冰)俄罗斯总统普京15日在俄总统战略发展和国家专项规划委员会会议上提出2023年俄罗斯发展六项主要任务。
据克里姆林宫网站消息,普京在会上发表讲话指出,西方对俄罗斯进行前所未有的制裁,其目的是在短期内摧毁俄罗斯经济,但是并未得逞。俄罗斯稳定了局势,预计今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减少2.5%,而并非西方预测的20%,物价水平回稳,货币和公共财政保持稳定。俄罗斯将继续保持负责任的财政和宏观经济政策,以应对当前挑战并为未来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普京提出2023年俄罗斯发展六项主要任务,并指出这些任务的完成将促进2030年前国家发展目标的落实。
首先是将俄罗斯与主要合作伙伴的合作提高到新水平,为此将解决物流和金融等方面的问题。他表示,西方试图通过制裁使俄罗斯在世界发展中“边缘化”,但是俄罗斯不会走闭关锁国的道路。俄罗斯将扩大与所有相关国家的贸易和投资合作,特别是亚洲、中东、拉丁美洲、非洲等,重新定位俄罗斯能源资源的供应。
其次是加强技术主权和加工制造业的突破性发展。他强调,俄罗斯要在人工智能、计算和数据传输、新工业技术等关键重要领域占据领先地位,为此要加快制定国内经济关键部门的最新发展计划,包括冶金工业、汽车行业、能源、军工综合体等。
第三是确保国家财政主权。他指出,俄罗斯经济拥有充足的财政资源,金融体系应确保包括贸易和项目在内的融资需求,确保大型基础设施和新国家项目的长期投资。
第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展,国家将提高该领域的预算贷款,构建新的融资机制,以扩大商务活动、吸引投资、创造就业机会。
第五是民生领域,包括加大对退休人员、多子女家庭、贫困家庭等脆弱群体的支持,提高最低工资和社会福利等。
第六是加强对妇女儿童的保护,加大对家庭和民众的支持保护,提高人口出生率,改善医疗保健系统,加大对教育和教育设施的投入等。(完)
长白林海的电力巡线人:在极寒中“走出”一条安全线******
(新春走基层)长白林海的电力巡线人:在极寒中“走出”一条安全线
中新网吉林2月3日电 (石洪宇 孙晓晨)山路被半米深的积雪覆盖。一大早,沈铁吉林供电段泉阳电力工区工长邹伟华便带着徒弟王鹏进了大山。这一天,他们要在雪中跋涉14公里,完成供电设备的巡检任务。
踩着齐膝深的积雪,邹伟华叮嘱王鹏:“降雪后必须巡检,雪越大越得进山。”在长白山林海深处,穿着黄色马甲的二人组非常显眼。
42岁的邹伟华在电力线路工岗位上工作了22年。他所在的泉阳电力工区守护的浑白线是长白山脚下唯一一条铁路线,是长白山地区居民乘车进出大山的主要线路,也是泉阳泉、长白山天泉、农夫山泉等多个矿泉水厂物资运输的“大动脉”。
山路崎岖,却不能轻装上阵。邹伟华的背包里不光有钳形表、脚扣子等检修工具,还有一把铁锹,遇到雪深处他们要一锹一锹掘出道路。看着气喘吁吁的徒弟王鹏,邹伟华拍拍他的背:“雪里走路不能歇,一歇脚就冻得受不了。”
这对师徒一年要走七百多公里,相当于从北京走到沈阳。他们每个季度都要对线路内的电杆、变压器、配电箱等供电设备进行巡视。
邹伟华说,林海中的电力线路沿线地形复杂,无法使用机动车巡检,只能徒步完成。相比其他季节,冬天是最艰难的。冰天雪地里,他们要细致检查每一处电杆,生怕错过隐患。
走到一处电杆,邹伟华发现横担扭曲变形,他拿着望远镜反复确认。“应该是大雪把树枝压弯了,先记录一下,回头申请一个‘天窗时间’进行维修。”邹伟华对王鹏说。
邹伟华厚厚的本子上记录着哪一处设备易发生故障,哪一段路要怎么走。工区职工们认为,这就是整个班组的检修“小红书”。
王鹏是个“90后”,已经跟着邹伟华处理过不少故障。即便工作环境艰苦,他也干劲十足。看着损坏的横担,王鹏主动请缨,“‘天窗’下来了我上去换吧。”
邹伟华再次叮嘱:“冬天电杆上有薄霜不好爬,一定要注意安全。”听到师傅一口答应,王鹏很高兴。
长白林海冬季昼短夜长,早出晚归、披星戴月已经成了邹伟华的日常。为了不耽误巡检,他把干粮带在身上,由于温度太低,干粮很快被冻凉。在背风的树后,师徒解决了午餐。
静谧的午后山林中,二人踩着积雪继续前行。今年的春运仍在进行,邹伟华和同事们的工作仍然很繁重。(完)
(文图:赵筱尘 巫邓炎) [责编:天天中] 阅读剩余全文() ![]() 家彩网地图 |